联系我们    反馈留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心理体检测评软件        
心理沙龙
沙龙活动

如何做一名失独心援志愿者

[ 字号:   ]发布时间:2016-1-15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次数:51288

所谓失独老人,是指那些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也应包括那些失去所有儿女的老人,他们的遭遇较失独更惨、心境也更悲。志愿者在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的同时,还应注意那些接近60周岁的失独人群。因为他们不久也将步入老年,除了目前相对年轻外,因失独引起的孤寂、焦虑、悲凉、绝望等独特心理与失独老人毫无二致。因为儿女不幸罹难,这些人群在心理上、情感上、生活上比一般老人(人群)有着更多的困扰和渴求,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扶。结合自己的点滴实践,我就如何做好失独老人的心理援助问题,谈一些粗浅认识和体会,希望有人指教。

 

一、准备充分,夯实工作基础

曾有一位朋友问我,她可不可以去帮助一位近邻。起因是,一位年近60旬的退休阿姨,前不久她32岁的独生子因病去世,加上原先老夫妻之间一直有些矛盾和摩擦,她的男人就开始不大回家了,即使回家对她基本上也不大理会。这位阿姨无法面对现实,难以承受悲痛、孤独和恐惧,整天哭泣呼号。据此,我在肯定这位朋友热心的同时,建议她仅限于同情,而不要想着再前进一步。这么做,并非我无心无肺。我认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需要良知与热情,同时需要理性和慧心。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挫伤了自信问题尚小,若无形中伤害了对方感情那才事大。

老话说得好, “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志愿者若想接触、慰藉失独老人,必须在事先认真地严肃地做好相应功课,因为失独引起的问题异常复杂和棘手,特别是涉及老年人的感情寄托与精神慰藉等因素,不能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仅有的一些阅历贸然行事。随着与失独老人交流、接触的增多与深入,我们一定会遇到许多难以应对的问题,对我们的知识储备、社会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会带来新的考验。如果在与失独老人接触时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则很难说在接触过程中会出现言行失当、氛围不佳、效果欠好的情况。因此,若想接触与慰藉失独老人,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思考和把握好以下方面的内容和内涵,即做足功课,充分准备。

(一)正确认识失独问题

1、从传统角度认识失独问题

传统意义上认为,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妻)、老年丧子(女),这是人生中情何以堪的三种灾难性事件,常人很难感同身受。少年丧父(母),即意味着从小失爱,极易给孩子造成生活上的困难、感情方上的挫伤、带来心理上的阴影、引起性格上的缺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中年丧夫,如孤雁单飞,在世的夫(妻)上有老、下有小,什么困难都得独自面对,一切压力都要个人承担,可以说真是饱经生活磨难,倍受心灵煎熬;老年失独,可能会彻底销蚀、摧毁失独老人的生存意志和生活质量。因为人都有感情,而这个感情必定是有所依托的。感情没有了依托,也就等于魂不附体了。对于父母、对于老年父母来说,他最核心最重要的感情依托和希望所在,当然是自己的孩子了。 

毫不夸张地说,比较上述三种事件的严重程度,当以老年失独为最。老来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好比心中的天,一下子就垮塌了,当事老人觉得自己已形同行尸走肉,活着没方向、没乐趣、没意义了,内心会陷入无比绝望、极度虚空的境地。

2、从心理角度认识失独危害

失独老人常怀自责、自卑和自闭心理且逐渐深化、固化(因人而异,相对而言)。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外来关爱,心态未能得到相应调整,这些负面情绪和不良心理就会不断积淀、发酵、放大,直到特定时刻产生质变,进而形成精神类疾病而愈发难以自拔,距主流社会将渐行渐远,在苦难泥淖中越陷越深。

一是自责:自责,即难以原谅自己的缺点或。例: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3年的潘教授,是某领域的学术权威,至今未能在事业上全身而退。他每天弓着背往返于职工家属楼和办公室这两点一线之间。当年,为了事业、为了响应计划生育政策,34岁才结婚。平时,他的手机并不常开,独生子小宏通常只与妈妈保持电话联系。儿子发病的隔夜,潘教授鬼使神差地将老伴的手机关了。早晨,小宏在准备结婚的新房内用餐时,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称自己心口不舒服,等妈妈晨练结束开机看到信息时,一切为时已晚……。为此,潘教授把肠子都快悔青了,自己为什么要将妻子的手机关了呢?后来,他把儿子发给老伴的那条短信转发到自己的手机里,一直带在身边。现在他的手机整天开着,但却再也接不到儿子的来电了。再后来,老俩口卖掉了儿子的婚房,把儿子所有的物品搬回了家,摆放在他从前的卧室里。潘教授至今还保留着儿子去世前吃剩的馒头,他把那块馒头放进盘子,以保鲜膜封装,并用油性笔写上:这是小宏2007年2月13日早晨吃剩下的最后一块馒头。这个日子,离那年春节仅5天时间。潘教授这些一系列的举动现了他内心永远的痛,也真真切切地流露出他那难以言喻、痛断肝肠的自责心理。潘教授这种消极性的自责,与其如影随形的是极度的沮丧、内疚、悔恨、郁、绝望等负面理,必将给其晚年生活和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是自卑:自卑,即否定自我,认为自己不如人家,根本比不上人家。因为阴差阳错,因为无从解释,一些失独老人根本不愿提及更无法接受这种命运的安排,从而归咎于自己的命太苦,似乎自己前世一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之事才会遭此等报应,甚至以为别人也都这么认为,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而已。特别是在自己与外界接触,与邻里、同事、亲友等交往时,一旦触及到孩子一类的话题,一旦看到别人家两代、三代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更会百味杂陈,万般郁结。遇到节假日、生病住院、生活中遇有重大困难而需要外界帮扶时,这种自卑心理和负面情结就会愈发严重,直至逐渐丧失主动去与别人交往的意愿和勇气。

三是自闭: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叫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失独老人的一些自闭现象,类似于自闭症的一些基本症状,只是程度相对较轻而已。失独老人的心态由自责、自卑,逐渐衍化至自闭,这似乎是个三步曲,一曲比一曲低沉、哀婉、悲怆。因恐触及自己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而不愿接触外界、不愿交往他人,更不愿接受现实,慢慢地就疏远了主流社会,给人以孤家寡人、形影相吊的感觉。无论他人如何劝慰和引导,仍然是情绪消沉、凄凄惨惨、忧心忡忡,长期以往,必然导致自身免疫力的逐渐下降,容易使疾病缠身或加剧,难以维持正常生活。例1:某女,30多岁,得悉8岁的独生子因车祸当场身亡后,精神一下子崩溃。不但整天以泪洗面,而且再不愿与他人交流,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时常独处一室,面壁思过,以泪洗面,沉浸于痛苦回忆。由此,情绪日渐低落,与以前的她完全判若两人。对此,她男人也接受不了,几经努力难见成效,最终忍痛离去,这更加剧了对她的精神打击。后来,她只得求助于现代医学,通过药物控制才能维持正常生活。例2:曾在南京某学院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回常工作不久的某独生男,在一次好友召集的球类活动中不幸意外身亡,其父无法接受残酷现实,竟整整十年未再走出家门(也未再去工厂上班),日常家务及人情往来等基本上都由其爱人一手包办。

通常来说,想要帮助老年人摆脱失独阴影,争取幸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失独老人痛不欲生,他们胡思乱想,他们唉声叹气,他们忧心忡忡,正如李清照所写的那样,“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并在这两头间不断地往复循环,旁人看了,劝慰不是(这种劝慰的效果,往往与参与人丰富的人生阅历、高超的谈话技巧、现场的掌控能力及平时与事人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等有关),不劝慰也不是(眼睛不看见也就罢了,真要看到了遇见了,难免会动起侧隐之心)。有鉴于此,志愿者应以加强彼此交往,不断缩小与失独老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前提,着眼于帮助他们理顺情绪、转移视线、拓展思路,力求稍许缓释和减轻他们精神上的痛苦。假如不是失独老人主动上门来,一般人不宜主动地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去与老人交流而应尽量以聊天的方式、渐进的方式保持接触,逐步深化交流,取得对方信任,尽量避免因方式不当、急于求成而引起对方不必要的误会和不满。

(二)全面掌握失独老人家庭基本情况

要借助多种途径,如从相关的熟人、社区那里,尽可能多地了解失独老人的家庭情况。如:何时何地何因失独,有无留下第三代,老人的文化水平、工作经历、住房及收入情况,老人的性格脾气、习惯爱好、健康情况、生活现状及规律(有无特别困扰),他们的一些想法、需求和担心等等。这样,志愿者在与之接触时,可以省去一些多余甚至是不当的问话,有利于挖掘、寻找和把握话题,展开顺畅交流。

(三)准确了解失独老人的诉求与担心

要注意,失独老人与未生育过孩子的老人在有关子女问题上,存有明显不同的心态。前者,在孩子出生到培育成长过程中曾倾注心血,却得而复失,心态上更多的是哀伤和懊悔,他们大都无法接受现实;后者,从未有过自己的孩子,因此就不存在失之痛,心态上更多的是落寞和遗憾,他们大都能够面对现实。失独老人若有第三代的,心态上尚有所补偿,这与完全无后的失独老人还有所区别。充分了解失独老人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想法、需求和担心,有助于志愿者更好地了解、认识失独老人,促进与之有效沟通。结合现实生活,失独老人大致有如下几项基本诉求:

一是认为国家计生政策设计时即有重大缺陷(以为现在允许生二胎,即表明政府是变相承认以前的政策错了。正是因为他们当年响应国家号召,没有再生二胎,才形成如今这样的高风险,承受这种漫无边际的悲痛、极其沉痛的代价。为此,他们要求国家专门道歉并给予相应补偿;

二是要求在现有基础上为他们每月增发特别护理费,享有看病就医特别方便、大病救助补贴和减免相应的护工费用;

三是建立适宜他们居住的养老院,给予收费优惠等(因为,如他们入住一般的老年公寓,容易因别人的子女经常探望父母而触景伤情)。

失独老人的诉求与担心相辅相成,但之间又有所区别。他们大致有以下几项深度担心:

一是想到在自己体弱多病特别是患有重病时,或因财力不足和无子女陪同就医,而百般无奈,忧心忡忡;

二是想到在不能外出或平时生活难以自理时,因无子女探望、帮扶,而万念俱灰,不寒而栗;

三是想到在他们百年之后,因无子女料理送丧,内心就无比凄惶和悲凉。

(四)学习了解计生政策及其相关背景

1、志愿者与失独老人接触和交流,可能难以绕开计划生育政策这一话题,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多做功课。中央制定计生政策,是基于当初的国情和认识。假设当初不实行这一政策,我国的人口问题必定会严重迟滞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那么多人吃饭生存都成问题,再要兼顾什么教育、就业、住房、医疗保障等问题就很难了,根本无法想象还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当时制定计生政策,经过了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反反复复多少年的调查论证,充分兼顾了当时的国情,并对老龄化问题作了一些前瞻性考虑,最大限度地争取利、减少(轻)弊,体现了当时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议相统一。再说,任何政策的实施总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吹毛求疵,而应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予以看待。现在,国家顺应老龄化的发展形势与趋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反复调查论证、再三权衡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计生政策调整,也是极其慎重的。总体上,国家一定会动态关注政策的调整效果,从宏观上保证不出大的偏差。

2、现在,国家已从经济扶助、保障房优先安排城乡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相继推出一些特殊政策,关怀和帮助失独老人(失独女方年满49周岁)。当然,各地情况不同,扶助标准和政策不会完全一致,但至少可以感觉和确信,关怀和帮助失独老人家庭,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

3、据2010年的资料反映,我国的失独家庭总数超过百万,且每年至少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这个失独的内涵,应该是指失独最痛苦的一类,就是父母已丧失生育能力而独生子女死亡时还不曾有过自己的孩子。

(五)把握好接触时机及自己能力

事先要理清思路,即我们想做什么、该怎么做、能做什么,不能为接触而接触,而是每次都要认真对待,全身心投入。有的志愿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平时也比较自信,但也仍需考虑周到、审慎操作。要清醒认识到,帮助失独老人解开心中那个结,其实是不可能的,谁也没那个本领。我们充其量只能引导老人往远处看、往开里想,更多地立足于帮助他们转移视线,引导他们树立新观念,增强他们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未来的勇气。如果我们自己昏昏然,则决不可能使他人昭昭然。

通常情况下,我们与不熟悉的人搭讪,人家多少会有些心理戒备,而失独老人较常人更为敏感。因此,若有意与失独老人接触,志愿者应注意寻找恰当的途径和机会,不要勉强,勉强了容易煮出夹生饭来。也不要想着每次交流能有多大收获,只要能引导对方多讲就行,双方大致能谈得拢就行,相处时氛围不错就行。尽量不要谈及一些敏感度大的话题,不要论证那些彼此分歧明显的观点,更不要把自认为正确的观点强加于对方。要防止有的志愿者,因受具体的失独情节感染而与失独老人“共情”,交流负能量,使自己陷入纠结,背离自己的初衷。

 

二、讲究方式,坚持正确引导

失独后,有的人能慢慢地从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有的人则永远不能。即使已经走出来的老人,也永远不会淡忘那段不堪回首的情景。我觉得,大凡能够走出来的人,其意志品格、认识能力、价值观念、积极心态等因素,都非常值得我们称道和研究。正确的引导,应讲究方式,着重围绕能激发和调动起这些因素来进行。

一是围绕国情。家庭人口多固然兴旺热闹,但家庭负担重也是事实,这叫有得有失。多子女家庭和少子女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不一样的,反差也很大。当然,在这一问题上见仁见智,观点不同。另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向强调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包括受世俗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使得一些失独老人很难走出失独造成的心理阴影。志愿者要明了当初的社会背景、传统的养老观念,未来的养老困境。当时的计生政策确实让那些失独老人家庭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对失独老人抱以敬意、寄予同情、给予关怀。要让他们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和社会一定会更多关注他们,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和经济补偿。要特别予以注意的是:尽管可能无法绕过,但志愿者在与失独老人接触时还宜尽量少扯这类话题。无论失独老人多么理性,就他们的遭遇来说,他们不大会认同计生政策,我们不要在他们面前去坚持什么、捍卫什么。我们要更多地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千万不能再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二是围绕规律。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一岁死到一百岁。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当灾难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时,这个道理就难以讲通了。冥冥之中,于何时何地投胎、投什么胎及其以后的生死谁能说得清,道得明?尽管科学昌明,人类可以去深海探究、去空天邀游,似乎无所不能,但在有关如何把握人生命运方面,人类显然无能为力,也许永远无法作出科学预测与合理解释。当一些偶然和必然的因素相碰撞时,潜移默化中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素,但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从偶然到必然,其过程及每一环节,显然无法为人们洞悉和把握。所以,有的看似身强力壮的好端端的人,可能说没就没了;有的患了重病的人,一拖多年却依旧没事。人类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和无奈。志愿者应在着力帮助老人认识自然规律、直面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多地从情感角度去慰藉老人、帮助老人调适心态,引导和促使他们鼓足勇气、珍惜人生、热爱生活,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争取让生活多些快乐,让人生少些缺憾。志愿者与失独老人就这方面进行交流时,需要注意的是:非常讲究策略,话题可以撒得很开,好象不经意、很轻松,但却始终紧扣中心,把科学精神、先进理念、正能量传导出去,就象写散文那样,形散而神不散,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让对方在心静时能慢慢领悟、回味。

三是围绕生活。要学会面对现实,明白向前看的道理,因为我们必须活下去。覆水难收,我们没有回天之力。让感情一味沉浸于过去,都将是死结,都于事无补,都只会导致当事人最终难以自拔。一定要相信:逝去的儿女,生前总希望总愿意父母过得好些更好些,就象父母总希望总愿意儿女过得好些更好些一样。作为生者,只有坚强面对,好好生活,方能够告慰于儿女在天之灵,让逝者放心、安心。生活着毕竟是美好的,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志愿者可以结合自己与失独老人的交流和相处程度,把握适当场合、时机与火候,或可例举更令人悲痛、心酸之案例(这个需要志愿者自己去拿捏)。例1:某单亲家庭母亲,为救治患有重病的儿子,耗尽了自己的积蓄,还出卖了仅有的房屋,最后仍然人财两空。例2:在走访失独家庭时,我曾遇两家父母各失去一对儿女的事件(前为两个,后为失一子后又领养一女)。例3:比他们更惨的,还有某某因车祸导致儿孙一家灭门等等不幸事件,这些事情都无从解释。最有效最积极的做法,还是要引导或陪同失独老人走出去,关注和参与社会(区)活动,培养兴趣和爱好,分散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三、谨慎操作,细节决定成败

对失独老人开展心理援助,进行精神慰藉,是一种善举。对于类似的善举,不讲究先来后到,不拒绝点点滴滴,应该大力倡导和积极践行。与失独老人相处或交流,确有许多问题、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做好了事半功倍、手有余香,做不好事倍功半,适得其反。我觉得至少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注意:

1、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于与失独老人接触的全过程。如,先做些功课,起码是要对失独老人本人及其家庭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接触时要沉着用心,适时把握谈话方向,注意有的放矢,而不是能抱着任务观点或漫不经心;不主动涉及敏感性话题,如不慎涉及,应注意尽快转移话题;接触之后还得反思一下,是否基本达到设定要求,有没有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要热情关注失独老人的诉求和困难,认真分析他们的诉求是否合乎时宜、国情,有无实施的可能性,并给予适当引导。要看到,他们的诉求如若正当合理是一码事,目前是否具备条件付诸实施是另一码事。即便实施,也可能是逐步地稳妥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此类话题内容丰富,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大,很难一下子能讲清楚、听明白,加上失独老人可能的认识水平局限、理解能力差异与个体情绪偏激,因此,在交流中应力戒彼此的观点正面碰撞,也不能为了赢得对方好感、改善谈话气氛,不负责任地随意附和自以为是地信口解释,最终给对方造成误导和刺激。在与失独老人交往中,同情与自信当然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理性和务实,理性就是要尊重规律,务实就是得循序渐进,切不可心高气傲、心浮气躁,一定要牢记:任何的功利思想都有违志愿服务的初衷,都会构成对失独老人的伤害。

2、正面宣传养老问题。若由对方提起,志愿者应因势利导地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让其相信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会日益提升文明程度,养老政策会日臻完善并形成配套,以打消他们在这方面的顾虑,增进他们在这方面的信心。要引导失独老人,不要忧心于自己的今后,而应面对和活好每一天。其实不单单是他们,我们也同样如此。“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出现在世间的生物、事物,最终都必然会从世间消逝,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也是如此,大家都有在人生大舞台上竞相登台、亮相、表演、出彩的时候,也必然地会有悲壮谢幕的那一天。我们要努力善待自己,学会科学保养,树立健康心态,做到尽量不亏待自己,尽量不让自己留下遗憾,这才是正确的态度,这才不枉活人生,这才对得起自己。还要引导失独老人辩证地看待世界、看待发展,正确地认识国情。要知道,社会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有其内在运行规律。不能以为现在国家比以前强盛多了,而自己提出的一些问题很重要很正当很合理,国家和社会就应该立即去解决,否则就埋怨就指责就生气。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有大的难处”,我们国家的强盛只是相对的,只是比过去好多了,但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少,而且贫富还很不均衡,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许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有许多事情虽然也都想去办、也都得去办,但又确实牵涉到当前的财力不够、底气不足、火候不到,难以兼顾,许多问题包括养老方面,百姓关注、社会敏感、国家着急,能够一下子解决么?显然是不够现实的。只能拣那最牵动神经的、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最可能促进持续稳定发展的事情先办,或者说只能去一步步去实施。再说了,即便哪一天政府财力足了,养老举措多了,因为亟待照应的老年人口数量极为庞大,客观上还是难以满足社会总需求,还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在养老问题上,作为个人来说,还不能完全依赖于、寄托于外部力量和社会因素。日子,终究得靠我们自己一天天去过,就象吃饭、走路,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清醒一点的话,理性一点的话,在养老问题上,只要自己还能动弹,就得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更多地想着去指望别人。

3、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志愿者应做到表情坦诚,态度温和,语调亲切,语速适中,语意通俗易懂,让老人听起来不费力,感觉确实受尊重。举手投足应甚为得体,争取每一次交往、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给失独老人留下良好印象,也为后续交往和沟通奠定基础。

4、积极寻找共同话题。志愿者最好是从老人的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特别是年轻时的经历、曾经的荣耀等角度切入,根据谈话主题、沟通程度、现场氛围及对方讲话所涉及的相关内容,适时调整、拓展话题,力求找到共同语言。可以就一个问题展开并深入,也可以泛泛而谈,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如果对方某些观点明显错误,志愿者可以表示沉默,也可以含蓄地扼要地谈谈个人观点,但须随时关注对方的反应,避免对方不快。

5、尽量引导老人讲话。只要老人情绪不错,只要不涉及敏感性问题,尽量顺着老人的思路和观点展开话题,我们可以只听不讲,可以多听少讲,不要轻易打断老人的讲话。如时间有限,感觉对方谈话偏离所讨论的重要话题时,可见缝插针地把话题引回来。接触时,还要兼顾老人的性格脾气、健康状况、认知程度、兴奋节点及情感脉络,防止老人情绪失控,影响谈话效果。

6、把握谈话氛围与节奏。有的老人平时可能不太喜欢多话,因碍于情面只得应答志愿者的讲话,志愿者讲多了他或许内心会嫌烦。若此,我们或可注意选取夫妻中相对适宜沟通的一位进行交流,同时要关注另一位的反应,争取其多少也能参与到谈话中来,不致被冷落。要不断留意谈话氛围与节奏,把握好谈话分寸与技巧,好讲的、中听的就多讲些,不好讲的、不中听的就少讲或不讲。

 

四、注重积累,不断完善自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一名志愿者,你究竟手里有没有玫瑰,你能不能将这玫瑰赠给生活中最需要的人,这取决于你的爱心和慧心。爱心,指同情怜悯之心(包括相应行动),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慧心,原为佛教用语,指能够领会佛理之心,现在泛指智慧。

做个合格的志愿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怎么提高?这个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怎么积累?我想,无非就是不断实践、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或可以从以下三层意思来加深认识。一是,陆游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就是说,为写诗而写诗,是写不好的,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不断拓宽视野和思路,广泛参与和体验生活,才能触类旁通,修得正果。二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学习与思考要相结合,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实践、思考要相结合,如果只知道死读书、好空想、讲大话、盲目干,最终会很困惑,也断不会有多大收获和提高。三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即细致观察,处处留意,应贯穿于实践的全过程。如,事前的精心谋划、事中的谨慎操作、事后的认真总结,每一环节都很重要。就象吃饭,我们不能说是最后一口才吃饱的,以前的每一口都不重要。要看到,前面吃的每一口,都是在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饱了。所以说,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思考、总结,才能不断增加积累,不断完善自我总而言之,志愿者在与失独老人的交谈和交往中,除了需要热心与爱心,还必须注意将理性与慧心相结合,努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借助先进理念、运用科学知识、结合适宜方式,通过认真实践并不断用心总结、感悟和体认,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能力与水平。       

                                                                                     心协 秘书处 戚建良

[ ↑返回顶部 ][ 打印 ] [ 关闭 ] [ 返回 ]